服務熱線
15911566898
[日期:2015-12-02] 來源:昆明耀恒教育 作者:昆明耀恒教育 閱讀:3209次
1.【問】會計監督主要通過價值指標來進行?
【答】價值指標實際上就是指金額指標。比如設置一些金額指標,企業業務招待費每年都有10萬元,企業決定從2015年起開展"節約"理念,對于能不招待的就不招待,能在自己食堂招待的,就不去外面的酒店,爭取將招待費降為8萬元。那么這里的8萬元就是一個價值指標,通過這個指標可以監督企業是否進行了節約。它的意義在于:有一個實際的標準去衡量,不是一些文字上的描述,比較直觀,而且這個標準制訂并不受業務的限制,它是金額或者比例,那么這個金額或比例適用于各項經濟活動,不會因不同的經濟活動不具有可比性而需要折算。
2.【問】發放股票股利和宣告發放股利有什么區別?如何做賬務處理?是否會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
【答】宣告分配股票股利不做處理,實際發放的時候才做處理,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的金額。分錄是: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宣告分配現金股利減少所有者權益,分錄是:
借:利潤分配
貸:應付股利
3.【問】留存收益是什么?
【答】留存收益是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所創造的,但由于公司經營發展的需要或法定的原因等,沒有分配給所有者而留存在公司的盈利。
留存收益是指企業從歷年實現的利潤中提取或留存于企業的內部積累,它來源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凈利潤,包括企業的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兩個部分,其中盈余公積金是有特定用途的累積盈余,未分配利潤是沒有指定用途的累積盈余。
4.【問】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權責發生制也稱應計制或應收應付制,是指收入、費用的確認應當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作為確認的標準,合理確認當期損益的一種會計基礎。
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已經發生和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費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了,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費用。例如,預收銷貨款、預付購貨款等情況,雖然款項已經收到或者支付,但實際的經濟業務在本期并未實現,為了更加真實、公允地反映特定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就不能將預收或者預付的和款項作為本期的收入或費用處理。
企業應當采用權責發生制。
收付實現制又稱現金制或實收實付制,是以款項收到或付出為標準,來記錄收入的實現和費用的發生。按照收付實現制,收入和費用的歸屬期間將與現金收支行為的發生與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換言之,現金收支行為在其發生的期間全部記作收入和費用,而不考慮與現金收支行為相連的經濟業務實質上是否發生。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存在經營業務需要采用權責發生制的,由財政部在相關會計制度中具體規定。
5.【問】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的特點。
【答】個別計價法: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準確。實務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難較大。適用于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成本較高的存貨計價,如房產、船舶、飛機、重型設備、珠寶、名畫等。
先進先出法: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對于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而且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利于企業資本保全。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方法簡單,不利于核算的及時性;在物價變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按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存貨價值與現行成本有較大的差異。適合物價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
移動加權平均法: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是實際工作當中運用最廣泛的成本核算方法。(本信息來自于網絡)
更多資訊關注微信:zsf199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