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5911566898
[日期:2015-06-25] 來源:昆明耀恒教育 作者:昆明耀恒教育 閱讀:6525次
威爾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比利時建筑師、設計理論家、設計教育家。是19世紀末比利時早期設計運動的核心人物與領導者。他在德國的活動比在本國更有影響,并一度成為德國新藝術運動的領袖,德意志制造聯盟創始人之一。他曾在安特衛普和巴黎學畫。1891年起在莫里斯影響下轉建筑設計。他在布魯塞爾的于克勒設計自己的住宅時,為尋求“非裝飾形式”提出裝飾必須是新穎的,不能因襲歷史,還要合乎理性地運用材料,合理地應用裝飾以表明物品的特色與目的。1897年,他在德國慕尼里和德累斯頓兩地與人合辦“工業藝術裝飾營造工場”,依靠藝術家與手工藝人的合作,開展設計制作。1900年應邀任魏瑪大公的藝術顧問。1906年起,由他主辦了魏瑪市立工藝學校(包豪斯的前身),開創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先河。威爾德還是個設計理論家和教育家,被人稱為歐洲大陸的莫里斯。盡管他曾聲稱,他所有工藝和裝飾作品的特點都來自一個唯一的源泉,即“理性”。但另一方面又堅持設計師在藝術上的個性,反對標準化給設計帶來的限制,在1914年德意志制造聯盟的年會上抵制穆特休斯的標準化主張。這場爭論事實上代表了一個世紀以來德國設計美學爭論的焦點。最后穆特休斯不得不屈服,這也說明了他在德國設計界的影響力。威爾德的理論與實踐,對比利時、德國乃至歐洲的現代設計的發展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貝倫斯(Peter Behrens,1868-1940)
德國現代建筑和工業設計的先驅。1886-1891年在漢堡工藝美術學校接受藝術教育,后改行學習建筑。1893年起成為慕尼黑分離派成員。1900年加入由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組成的“七人團”,開始建筑設計活動。1907年成為德意志制造聯盟的推進者與領袖人物,同年受聘擔任德國通用電器公司AEG的藝術顧問,開始其作為工業設計師的職業生涯。1909年,貝倫斯設計了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的透平機制造車間與機械車間,在建筑形式上摒棄了傳統的附加裝飾,造型簡潔,壯觀悅目,被稱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筑。
除了建筑設計之外,貝倫斯還為AEG做了許多產品設計,如電水壺、電鐘、電風扇等。貝倫斯在AEG這個實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負責公司的建筑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以及產品設計,使這家龐雜的大公司樹立起一個統一完整的鮮明形象,開創了現代公司識別計劃的先河。AEG的標識經他數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歐洲最著名的標志之一。他還是一位杰出的設計教育家,學生包括格羅皮烏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們后來都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代建筑師和設計師。
格羅皮烏斯( Gropius, 1883-1969)
德國著名建筑師、設計理論家和設計教育家。1883年出生于德國柏林,F代主義建筑學派的倡導人之一,包豪斯的創辦人和第一任校長,現代設計教育的奠基人。1903-1907年就讀于慕尼黑工學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學院。1907-1910年在德國著名建筑師貝倫斯的設計事務所任職。期間逐漸形成了其現代主義工業設計理論體系。1910年與邁耶合伙在柏林開設建筑事務所,次年合作設計了采用大片玻璃幕墻和轉角窗的法古斯工廠。1919年,格羅皮烏斯在德國魏瑪創建了國立建筑學校,簡稱“包豪斯”,其目的是培養新型設計人才。1925年,由于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包豪斯遷往德紹,格羅皮烏斯提拔了一些優秀的教員,完善了教學計劃和設施,并設計了新的包豪斯校舍。1928年,格羅皮烏斯迫于各種壓力,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1934年旅居英國。1937年到美國定居,任哈佛大學建筑系主任。在美國廣泛傳播包豪斯的教育觀點、設計思想和原則,對美國的建筑和設計教育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1945年與人合作創立了協和設計事務所。其主要理論著作有:《包豪斯的設想與組織》、《新建筑與包豪斯》、《建筑與設計》、《工業化社會的建筑師》、《國際建筑》等。格羅皮烏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設計師,設計理論家和設計教育的奠基人,他對二十世紀現代設計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
米斯·凡·德·洛(Mies van de Rohe,1886-1969)
德國建筑師、設計理論家和設計教育家。1886年出生于德國阿亨市的一個普通石匠家庭。1907-1910年,他與格羅披烏斯一同在貝倫斯的事務所工作,受到貝倫斯的很大影響。1928年,他提出了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名言,提倡純凈、簡潔的建筑表現。1929年,米斯設計了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的德國館,其成為了現代主義風格建筑的經典作品。米斯還為其設計了各式優雅簡潔的現代家具,其中就包括有著名的“巴塞羅那椅”。這些使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現代設計家。1930年米斯擔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長,努力把學校改造為一個單純的設計教育中心。他認為只有建筑設計能夠使設計教育得到健康的發展,因而這種以建筑為核心來凝聚其他專業的做法一直貫穿于米斯的任期中。但其后納粹政府上臺,1933年8月,包豪斯被迫宣布永久解散。1938年,米斯移居美國,任伊利諾理工學院建筑系教授。他的主要設計作品有:范斯沃斯住宅、圖根哈特住宅、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德國館、紐約西格拉姆大廈、德國曼海姆國家劇院、柏林國家美術館、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布朗大廳等。他通過自己一生的實踐,奠定了明確的現代主義建筑風格,并影響了好幾代的現代建筑師和設計師,很少有人對現代建筑的影響能夠有他那么大。美國作家湯姆·沃爾夫曾在他的著作《從包豪斯到現在》中提到,米斯的原則改變了世界都會三分之一的天際線,這并不夸張,反映出了他的重要作用和影響。
伊頓(Johannes Itten, 1888-1967)
瑞士畫家,現代設計教育家,早期包豪斯基礎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德國斯圖加特美術學院學習時,受表現主義繪畫影響。曾在維也納從事美術教育,探索新式教學方法。1919年受格羅皮烏斯聘請到包豪斯任教。他是早期包豪斯最重要導師之一,第一個建議把平面、立體和色彩的訓練作為設計的基礎課。他的目的是通過基礎課訓練,使學生具有對事物的敏銳觀察力,啟發學生創造的想象力。伊頓于1922年辭去包豪斯的職位,此后曾去蘇黎世的一所宗教學校進修,后至柏林辦學,從事藝術教育。
納吉(Laszlo Moholy-Nagy, 1895-1946)
平面設計師、設計教育家、抽象派藝術家。1895年出生于匈牙利,早年以繪畫和平面設計為主。1921年來到包豪斯,1923年接替伊頓的職務,負責包豪斯的基礎課程教學。他強調形式和色彩的理性認識,注重點、線、面的關系,通過實踐,使學生了解如何客觀的分析兩度空間的構成,并進而推廣到三度空間的構成上,這就為設計教育奠定了三大構成的基礎,也意味著包豪斯開始由表現主義轉向理性主義。與此同時,納吉也在金屬制品車間擔任導師,致力于用金屬與玻璃結合的辦法教育學生從事實習,為燈具設計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在這里出現了許多包豪斯最有影響的作品。他努力把學生從個人藝術表現的立場轉變到比較理性的,科學地了解和掌握新技術和新媒介,他指導學生制作的金屬制品都具有非常簡單的幾何造型,同時也具有明確、恰當的功能特征和性能。1925年魏瑪包豪斯學院關閉后,他先后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和英國倫敦從事繪畫、寫作、廣告和舞臺設計。1937年與格羅皮烏斯同去美國,并在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作為原包豪斯的延續,將一種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國的創造性教育,但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多數被聘為藝術家,手工藝人和教師,而非工業設計師。新包豪斯后來與伊利諾工學院合并。
斯丹姆(Mart Stam, 1899-1986)
荷蘭建筑師、設計師和設計教育家。1927年參與了斯圖加特工藝聯盟的建立。1928-1929年,他擔任了包豪斯的客座講師。1929-1935年,他曾在前蘇聯工作。1950-1953年還擔任過前東德柏林藝術學校校長。在20世紀30年代,他是最強調考慮社會各層面因素的建筑師,與設計師恩斯特·梅一起擬定了“新法蘭克福”建造計劃。在家具設計上,他曾將鋼管家具的原型加以發展。
布勞耶(Marcel Breuer, 1902-1981)
建筑師、現代家具設計師。1902年出生于匈牙利佩奇市。1920年曾在維也納藝術學院學習,后成為包豪斯的第一期學生。1924年畢業后任包豪斯家具部門的教師,主持家具車間。在那里,布勞耶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創造了一系列簡潔、輕巧、功能化并適于批量生產的鋼管椅,造型輕巧優雅,結構簡單,成為他對20世紀現代設計做出的最大貢獻。1928年離開包豪斯后在柏林開業。1932-1934年,他主要在瑞士工作,從事家具的設計。1935年前往英國,開始致力于膠合板成型家具、標準化模數單元家具、室內設計以及標準化模數的單元住宅等的研究。1937-1946年任教于哈佛大學建筑學院,培養了貝聿銘、P.約翰遜、P.魯道夫等杰出學生。1947年,布勞耶設計了自己在康乃狄克州的住宅。他的著名作品還有位于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廈(1953-1958)、位于紐約的惠特尼博物館(1963-1966)等。他巧妙的在自然關系中處理木、石材料,形成獨特的風格。1969年獲美國建筑師協會金質獎,1973年獲法國建筑學會金質獎。布勞耶相信工業化大生產,努力于家具與建筑部件的規范化與標準化,是一位真正的功能主義者和現代設計的先驅。
本斯(Max Bense, 1910-1911)
德國設計教育家。大學時主修物理、數學和哲學。本斯于1949年起執教于斯圖加特大學。1954-1958年受聘于烏爾姆造型學院,擔任哲學和記號學教學,并于1966年再次受聘該校。他在教學中總結出一套完整的記號學模式,被稱為“本斯學派”,在設計界中頗有影響。
蘭德(Paul Rand, 1914-1996)
當今美國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圖形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之一,在視覺傳達設計方面開創了美國風格。1929-1932年就學于紐約普拉特設計學院。他于1937年開始其設計生涯,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在視覺設計方面的建樹和前衛精神對整個圖形設計領域而言,影響巨大而深遠。蘭德窮其一生的追求,將20世紀上半葉由包豪斯倡導的現代藝術及設計理想和美學原則,切實應用到為商業服務的實用美術中來。他的設計實踐領域極廣,包括廣告、雜志的藝術設計、書籍裝幀及插圖、字體設計、包裝設計等。他曾在普拉特設計學院、庫柏設計學院、耶魯大學等著名院校任圖形設計教授,多次獲得各種由專業組織頒發的大獎,包括數枚“紐約藝術家協會”金獎,還曾被授予英國“榮譽皇家設計師”頭銜。他曾受聘為許多美國著名大公司的設計師或設計顧問,其中包括美國廣播公司、IBM公司、西屋電器公司等。他為這些公司所設計的企業標志,已成了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
亞瑟·普洛斯(Arthur J.Pulos, 1917-1997)
美國工業設計師、設計教育家、設計史學家。1917年出生于美國賓西法尼亞州。他1935年入卡內基理工學院學習美術,之后又于1939年到俄勒岡大學深造,1955年起被聘為希拉丘茲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教授和系主任。普洛斯一直從事設計教育事業,直到1982年退休。他還曾擔任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主席和國際工業設計協會理事會主席。
奧托·艾舍(Otl Aicher, 1922-1991)
德國平面設計師、設計教育家。1949年他提出建立戰后的新設計教育中心,提議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1953年被稱為戰后包豪斯的德國烏爾姆造型學院建立。艾舍于1954-1966年在該校任教,并于1962-1964年間擔任校長。1972年開設設計公司,曾為許多著名企業作形象設計,如百靈公司、法蘭克福機場、德國航空公司和德累斯頓銀行等。1967-1972他受德國政府委托,為慕尼黑奧運會設計了平面識別系統。
美國建筑設計師、設計教育家。大學時曾攻讀數學和建筑。曾于1964年發表《形式綜合法紀要》,此書成為了設計方法學方面的經典之作。他于1970年起在加州柏克萊大學執教。其著作《模式語匯》和《建筑的永恒道路》,在建筑、城市規劃和設計界樹立了設計方法學方面的現象學觀點。
英國工藝美術設計師、美術設計教育家。1949年出生于英國倫敦。畢業于倫敦馬丁美術學校繪畫專業,后又去華沙美術學院學習廣告設計。他1978-1983年任教于倫敦皇家美術學院。1981年任教于英國坎特布雷美術學院。1982年任教于英國西薩萊美術學院。其平面裝飾設計作品在設計界頗具影響。
著名國際工業設計家。1966年他接替包豪斯大師之一漢斯·瓦爾奈克教授(Hans Warnecke)任斯圖加特國立造型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1988年兼任副校長,現任校長(現已離職),并擔任歐洲工業設計評審委員,近十幾年經常前往世界各國講學,曾多次來中國講學,1987年在中國組織舉辦了德國150年設計展,并受聘擔任中央工藝美院名譽教授。雷曼教授的設計基礎教學很具有現代德國工業設計教育的代表性。
國際最著名的設計基礎教育專家。1925年出生于德國,從事了六年視覺傳播設計專業大學和研究生學習。自1957年來生活在法蘭克福。1961年開始在卡塞爾藝術學校擔任藝術系教授,從事招貼設計、插圖、藝術設計基礎課程教學近半個世紀。六十年代和Hans Leistikow一起創立了歐洲最負盛名的Kassel廣告學院,培養了一批國際最負盛名的如岡特·蘭堡、弗里得·格利特等設計大師。福田繁雄稱漢斯·希爾曼教授是“他最尊敬的老師”;霍爾戈·馬蒂斯稱“我從未見過如此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的人”。
克里斯坦(Juergen Kristahn)
克里斯坦教授早年畢業于德國杜塞爾多夫市國立藝術大學,主攻“實用藝術”和“自由設計藝術”,被受任大師生,1974年被聘為柏林藝術大學圖形和視覺傳達專業教授,1975年任柏林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院主任,1990年任柏林藝術大學繪畫藝術史系主任,F任柏林藝術大學自由藝術系主任和新媒體設計終身四級教授。70年代至今,克里斯坦教授為柏林國家銀行、柏林儲蓄銀行、德國電力水力能源公司、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德國Wall城市公共設施和公共媒體公司、柏林城市清潔公司等設計大量海報作品,他的個人作品曾在“芬蘭拉赫蒂國際廣告雙年展”、“德國埃森招貼博物館廣告三年展”、“波蘭華沙國際廣告雙年展”、日本東京“德畫招貼藝術展”、“斯圖加特市設計中心招貼展”、“德國圖形與設計展”等世界級大展中獲獎三十余項。
路易斯-菲利浦.迪邁斯(Louis-Philippe Demers,1959-)
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協會(ICADA)名譽會長,ICADA專家委員會委員,A級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ICAD),德國卡爾斯魯厄設計學院空間及展示設計教授。1959年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展示設計家、燈光設計家、機器人藝術家。學習過計算機,媒體藝術和燈光設計。作品以機器為媒介,以電腦控制為手段,結合燈光和音響。1988年起開始獨立創作,參與主持過五十余項設計工程及項目。1994-1998任"藝術機器"制作公司董事長,專門從事廣告業和軟件開發。2002年起任德國卡爾斯魯厄設計學院空間及展示設計教授。同時還是藝術節和美術展覽的策劃人。
斯文.沃克(Sven Voelker)
德國卡爾斯魯厄設計學院平面設計客座教授。曾獲英國倫敦米德薩克斯大學設計學士學位以及德國不萊梅藝術大學平面設計碩士學位。曾任第一屆Profile Intermedia 98 設計會議副主席,Plex聯合設計公司柏林設計室的藝術總監,主持過與大眾汽車、汽車城、斯瓦洛夫斯基,西門子等企業合作的設計項目。他的設計曾多次在國際上發表并獲得東京CGI獎,ADC獎和Red Dot獎。已出版《Bryond the Borders 》等著作。2003年起被聘為德國卡爾斯魯厄設計學院平面設計客座教授。
丹下健三(1913-)
世界著名的日本建筑師。1913年9月4日生于大阪。1935-1938年就讀于東京帝國大學建筑系,畢業后在前川國男建筑事務所工作了4年。1942-1945年在東京帝國大學研究院專攻城市規劃,1949年晉升為教授。曾獲1943年盤各日本文化會館和1949年廣島和平中心設計競賽一等獎。并于1949年出席國際現代建筑協會大會,受到國際建筑界的注意。1961年設立“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設計研究所”。 20世紀60年代,是丹下健三和他的研究所成果最輝煌的時期。在1960年的東京規劃中,他提出了“都市軸”的理論,將城市形式從封閉的放射形結構改為開放、舒展的帶形結構,對以后城市設計有很大影響。其主要作品有東京都廳舍(1952-1957)、香川縣廳舍(1955-1958)、東京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1961-1964)、山梨縣文化會館(1966)、沙特阿拉伯總部大樓(1976)、阿爾及爾國際機場(1976)和赤坂王子飯店等。其主要著作有《日本建筑的傳統與創造》(1960)、《人類與建筑》(1970)、《建筑與城市》(1970)、《二十一世紀的日本》(1971)等。他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特邀教授,曾獲得過眾多的國際榮譽。1980年獲得日本文化界最高榮譽——日本文化勛章。
日本設計師、設計教育家。1930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1953年畢業于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工藝美術專業。1956年由日本政府派往美國藝術中心深造。1960年成立平野設計株式會社,并出任社長。平野拓夫長期協助政府和各自治團體制定和實施各種設計振興政策,為設計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F任通產省優秀設計商品選定委員、輸出檢查及設計獎勵審議會委員、工業構造審議會委員等職。還任多摩美術大學教授、理事和金澤美術大學客座教授。 著名的日本平面設計師。1932年出生于日本東京。1956年于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系畢業。1959年設立了福田設計事務所。1967年在美國IBM畫廊舉辦了個人作品展,他創作的大量招貼畫使他飲譽全世界,成了國際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個性特征的平面設計家。曾分別在舊金山亞洲博物館、法國的坎佩爾現代美術館、華沙海報美術館、富山縣近代美術館及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等地舉行個展。其設計作品曾榮獲華沙國際招貼畫雙年展金獎、莫斯科國際招貼畫雙年展一等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招貼畫展覽大獎、赫爾辛基國際招貼畫雙年展大獎、布魯諾國際招貼畫雙年展銀獎、日本政府文部大臣頒發之藝術新人獎、每日藝術大獎以及紐約ADC 名譽殿堂大獎等眾多獎項。福田繁雄于1977-1986年在東京藝術大學任教,1982年應耶魯大學之邀擔任客座講師,F任東京藝術大學客座教授、日本美術設計師協會(JAGDA)會長、東京ADC委員及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會員等職。 日本設計教育家、設計理論家。1944年生于日本神戶。1971年畢業于東京教育大學(現筑波大學)教育系工業設計專業。就讀期間,曾出訪歐洲各國,介紹日本的美術設計和工業設計的情況。畢業后任教于九州產業大學藝術學部設計學科,現任教授。網本義弘提倡并經常實踐廣泛的設計啟蒙教育。多年來致力于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工作,不斷向中國設計界介紹日本及世界的設計現狀,并把中國的設計現狀介紹給日本。他被聘為中國工業設計協會顧問、資深會員,并被聘為北京理工大學、天津美術學院及南京藝術學院的客座教授。其主要著作及論文有:《設計教育大事典》、《空間、形態的設想力及創造性研究》、《你知道發想工學嗎》、《設計師的生態》、《設計概論》、《設計能力診斷》、《能量文明異論》等。 日本設計師、設計教育家。畢業于東京藝術大學。多年從事設計教育工作,曾在日本山口藝術短期大學、山口女子大學、東亞大學等處任教。1989年起就任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主要從事木工工具的研究。他的設計作品曾多次獲得“中小企業廳長官獎”的金獎和銅獎等眾多獎項。大田尚作現任日本設計協會會員和日本造型文化財團聯盟審查委員。
福田繁雄(1932-)網本義弘(1944-)
大田尚作(1951-)
更多資訊關注:kmyhedu
昆明耀恒教育開設課程:
1、辦公應用軟件:零基礎電腦學習、Word文檔、Excel電子表格、PPT演示文稿幻燈片。
2、平面廣告包裝設計:PS圖像處理、CDR圖形制作、AI、ID、AB等設計軟件。
3、裝飾裝潢設計:3D裝潢室內設計表現、3D裝潢室外建筑表現。
4、工程制圖:CAD制圖、3D效果圖。
5、會計證培訓包括(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中級會計師、CPA注冊會計師、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等。
6、成人學歷提升報名:西南林業大學、大理醫學院、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
《點擊進入》:http://www.ynkmzypx.com
報名電話:0871-67213511
地址:昆明市官渡區廣福路銀海櫻花語幸福廣場E座6樓